穿梭在素食的眉眉角角,帶你解鎖吃素的無限可能,你將發現素食不是困難重重的挑戰,而是一段發現自我、擁抱生命的旅程。

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

當孩子變了,是他變了,還是我們該換個方式靠近?

沒有留言

Image by freepik

前幾天,一位朋友來找我傾訴。

她的孩子今年小五,最近讓她覺得很痛苦。原本那個乖巧貼心、有問必答的孩子,現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。問一句話只會回「嗯」、「喔」,再多問兩句就擺臭臉,甚至發脾氣。她感到無助、焦慮,也很擔心,是不是孩子出了什麼問題?

其實,她的這種情況,說真的,我早就在心裡預料到了。

只是我向來不喜歡去干涉別人如何教養孩子,畢竟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價值觀。只要她過得快樂,我也不想當那個討人厭的烏鴉。也只能在心裡默默祝福,盼望她能有不一樣的結果。

她一見到我,像開了閘的水庫,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這段時間有多努力:幫孩子準備三餐、陪他寫功課、安排補習、規劃生活大小事……每一件事都做得好用心。

我一邊聽,一邊心裡其實很佩服。真的,如果比起「認真做父母」,我還真沒她那麼強。

等她情緒平復些,我緩緩地說:「我知道你跟我說的這些,都是因為你很愛你的孩子。」

她立刻點頭附和:「對啊!要不然我幹嘛這麼辛苦?」

我微笑點頭,等她說完後,接著問:「可是……你覺得,你的孩子有接收到你的愛嗎?」

她一愣,睜大眼睛,低下頭,沉默了。

這或許是她第一次意識到:「我做了這麼多,孩子真的有感受到嗎?」

我接著說:「如果你花了這麼多心力,但孩子卻沒接收到你的愛,那豈不是太委屈你了?我手上有一些方法,或許能改善你們之間的關係。你願意試試看嗎?」

她馬上回說:「當然願意!」

我笑了笑,但也很認真地提醒她:「不過,你要答應我,要努力執行,至少堅持兩個禮拜,而且暫時不要用你原本的方式溝通,願意嗎?」

她點頭答應。

我交代了幾項「任務」,請她專注在孩子的感受上,而不是只看表面的行為。結果不到一週,她就傳來訊息,說孩子明顯不一樣了,變得比較願意說話,氣氛也和緩了不少。

她很開心,也更有信心,我則幫她再調整了一些做法,相信他們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好。

這讓我再次感受到——

很多時候,我們其實是「真的很努力」,但這份努力卻沒有被對方接收到。
因為我們在情緒裡,不小心選了錯的方法。
我們以為「我為你好」,卻在孩子眼裡變成壓力;
我們用自己的理解愛著對方,卻忘了對方能不能懂這樣的「愛」。

所以關鍵是——

你做這一切的「目的」是什麼?
是想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?
還是只是想他立刻聽話,讓你出口氣?

當你搞清楚自己的目的,你就會知道,自己現在的方式,究竟有沒有往那個方向前進。

當然,我知道這說來容易,做起來很難。
但這就是我們為人父母,最深也最動人的修行,不是嗎?
願我們都能,在親子的路上,越走越懂愛,越來越靠近彼此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